一、引言
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涉及将一导尿管插入膀胱以排空尿液。当导尿管植入体内后,有时可能会遇到尿液从导尿管旁边漏出的情况,这可能会让患者感到困惑和不适,并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尿液从尿道口或导尿管周围不断渗出;
患者可能有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
观察到引流袋中尿液量减少,与患者的尿量不成比例。
二、漏尿原因总结
原因分类 | 可能原因 | 处理方法 |
---|---|---|
导尿管问题 | 导尿管扭曲、受压、折叠,或尺寸不符合 | 检查导尿管有无受压及扭曲,引流袋位置必须低于膀胱,更换符合尺寸的导尿管 |
膀胱痉挛 | 膀胱过度活跃引起的漏尿 | 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等抗胆碱药物 |
导尿管堵塞 | 尿液无法通过导尿管 | 抗生素控制感染 |
尿路感染 | 导致膀胱刺激,产生漏尿 | 抗生素控制感染 |
膀胱功能训练不当 | 内压力过高 | 调整导尿管型号,减少气囊内液体量 |
尿管水囊问题 | 水囊注水量不足或过多,导致漏尿 | 注水时要匀速,防止气囊注水偏多,调整气囊内液体量 |
膀胱逼尿肌收缩亢进 | 导致尿液从导尿管旁漏出 | 654-2口服或肌注,黄体酮肌注等药物缓解膀胱痉挛 |
膀胱顺应性减低 | 逼尿肌纤维化导致膀胱顺应性减低,引起膀胱痉挛 | 调整导尿管型号,减少气囊内液体量 |
膀胱冲洗液不当 | 寒冷季节冲洗液温度过低有,引起膀胱痉挛 | 调节冲洗液温度,使之接近体温 |
三、处理原则
- 1.检查和调整导尿管:确保导尿管无扭曲、受压,位置适当。
- 2.更换导尿管:如果导尿管尺寸不合适或存在堵塞,应更换导尿管。
- 3.药物治疗:使用抗胆碱药物、解痉药物等控制膀胱痉挛。
- 4.膀胱冲洗:对于导尿管堵塞,可以进行膀胱冲洗或更换尿管。
- 5.控制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尿路感染,减少膀胱刺激。
- 6.适当夹闭和开放尿管:进行膀胱功能训练,适当夹闭和开放尿管,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 7.心理支持: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泌尿外科同时建议给予吲哚美辛栓纳肛,也有一定疗效!好像他们的知识结构也没这么系统
尿管留置后出现漏尿情况比较常见,有效方案不是很多,正好浏览到这篇文章,趁机学习一下
有时候觉得老外做的视频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