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手法复位,让不老实的石头归队!(转自Dxy.cn)

耳石症手法复位,让不老实的石头归队!(转自Dxy.cn)

千江月
2024-12-20 / 2 评论 / 75 阅读 / 正在检测是否收录...

一、引言

   耳石症 又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的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和眼震。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离,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被称作为内淋巴的液体里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沉伏的耳石就会随着液体的流动而运动,从而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机体发生强烈性眩晕。耳石症的主要症状包括眩晕、眼震、恶心、呕吐等。治疗方法主要有耳石复位法,这种方法一般可使眩晕和眼震得到缓解。本篇详解耳石症常见眼震定位以及手法复位,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二、耳石症半规管定位

根据受累部位将 BPPV 分为前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和水平半规管型,由于前者少见,今天主要鉴别后两型的 BPPV 与 CPPV。

分类诊断试验及特点
后半规管BPPVDix-Hallpike诱发向上旋转型眼震,先渐强再渐弱,一般小于1min;会有疲劳感。
向地性水平半规管BPPVR&L仰卧旋转试验诱发向地性(朝向地板)眼震,几乎不可能是中枢性的。
离地性水平半规管BPPVR&L仰卧旋转试验诱发离地性(朝向天空)眼震,有时可为中枢性眩晕,需要影像检查。
中枢性位置性眩晕CPPVRDix-Hallpike试验诱发下跳性眼震,常无潜伏期和疲劳性,一般考虑中枢性原因,耳石复位治疗无效。

三、手法复位详解

1、后半规管 BPPV 手法复位

A 患者坐检查床上,将头向患侧转45度,头后仰10~20度;

B 迅速将患者往下压至平躺,持续 20~30秒;

C 头向非患侧转90度,持续20~30秒;

D 身体向非患者转90度,同时头迅速向非患侧转90度,持续20~30秒;

E 保持上述头和身体角度,让患者坐起,持续 20~30秒。

2、向地性水平半规管 BPPV


A 向非患侧躺下,保持2分钟;

B 将头部往地面转,保持2分钟;

C 直接坐起来,回到直立位。

3、离地性水平半规管 BPPV


A 向患侧躺下,保持 2 分钟;

B 将头部往上转,保持 2 分钟;

C 直接坐起来,回到直立位。

四、耳石症手法复位视频

PS后记: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了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13

评论 (2)

取消
  1. 头像
    野蒜
    Android · Google Chrome
    @

    还是手法复位视频更直白易懂表情

    回复
  2. 头像
    三江原
    MacOS · Safari
    @

    耳石症是临床中常见头晕发作形式,手法复位大多有效,非常出彩!表情

    回复